钟圣洪等4位代表:
你们在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大对库区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保障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
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储备项目申报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储备项目申报的通知》(泰乡振〔2022〕5号)精神,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2023-2025获省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扶持,每年获1.5亿元三年合计4.5亿元省财政专项激励支持。其中3.15亿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包括“六大领域”农业产业扶持、“五大板块”龙头企业主体培育、农田设施建设等,加码加力投入,助力泰顺农业再上新台阶。
二、关于大力培植和富强农业龙头企业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我县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了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了精品基地产业链的延伸。目前全县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4家,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7家。根据《2023-2025年泰顺县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之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泰农〔2023〕133号)精神,我县安排25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我县金融机构积极作为,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泰顺农商银行推出“强村产业贷”、“美丽乡村贷”支持乡村振兴产业,重点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主体“造血”等,截至4月末,累计用信663户,贷款余额1.87亿元;工商银行 泰顺支行推出“农户贷”支持乡村振兴产业,重点支持村集体、农村合作社、种养殖户等,截至4月末,已累计用信2400户,贷款余额1.97亿元;农业银行泰顺支行推出“茶叶贷”,截至4月末,共支持590户,贷款余额1.06亿元;邮储银行泰顺支行推出“线上信用户贷”支持乡村振兴产业,重点支持农业生产活动等,截至4月末,已累计用信1522户,贷款余额1.41亿元;泰顺温银村镇银行推出“共富贷”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截至4月末,已累计用信1156户,金额9900万元。
三、实施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飞云顺飨公共品牌
近年来,我县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坚持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相结合,积极从优质农产品入手、深入实施品牌共建战略,打造以“一罐茶叶、一篮水果、一瓶蜂蜜、一包干菜、一箩薯芋、一服草药”等“六个一”为特色的泰顺“山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和鼓励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入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体系,运用策划、挖掘、宣传等方式做好“三杯香”茶叶、“泰顺杨梅”等农业区域性公共品牌的维护和宣传。目前“三杯香”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3.77亿元。为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力度,已出台《泰顺县质量强县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印发<泰顺县质量强县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泰政办〔2024〕14号),对全县涉农企业获得浙江省名牌农(林)产品的给予10万元奖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给予8万元,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给予10万元。
针对提案所提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培育6大特色产业。“六个一”特色农业产业是是抓好我县现代农业产业的主抓手,也是提高乡村“土特产”竞争力的主战场。各乡镇围绕“六个一”积极谋划发展自身的主导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构建“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代表们所提的建立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问题及相关建议,我们都非常认同,因我县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紧缺和财力不足等原因,今年无法落实。下步我局将密切关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在项目前期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经属地政府审核上报,我局将全力给予支持。
(二)做强农业主体,延长产业链。我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只有7家。今后继续加强指导,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大力培育农业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山友、康鸿和鸿渐等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农归巴、泰龙和御茗等农业龙头企业到县外建布网络、拓市场。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力度,推动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覆盖,引导推广云岚牧场“企农融合”等强村富民发展模式,不断凸显农业主体支撑,充分放大带动辐射作用。
(三)强化政策支持,做优农业品牌。建议采取“注册先行、使用跟进、维权保障”三步走策略,优先完成核心类别商标注册,通过持续使用累积显著性,实现从商标到品牌的资产转化。针对已注册商标加强使用避免撤三风险。培育地理标志,收集使用证据,谋划历史渊源记载。二是构筑溯源体系,助力质量提升。联合农业农村局建立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2024年已实现“浙食链”和“浙农码”的贯通,2025年将继续引导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浙食链”开展首站赋码,流通企业使用“浙食链”开展溯源管理。三是加强生产加工和销售渠道帮扶。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冷藏、冷链运输指导,完善冷链数字化管理。对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一窗通办”,优化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同时规范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助力打造本地品牌。
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联系科室:泰顺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
联系电话:0577-67595157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