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环境保护
泰顺氡泉特色小镇创建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
发布日期:2020-03-13 16:49:54浏览次数: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 字体:[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的规定,向公众公告以下信息。

一、规划名称及概要

规划名称:泰顺氡泉特色小镇创建性规划

规划范围:小镇位于泰顺县雅阳镇氡泉景区,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紧扣“乡村振兴”时代主题、“特色发展”小镇主题和“高质量发展”产业主题,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总体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按照5A级景区标准,创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开发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氡泉旅游资源、峡谷观光资源、休闲度假资源、特色名宿资源、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海陆空立体运动为特色,发展氡泉、民俗、美食等特质文化体验,打造生活新体验、氡泉特色度假产品体系,推动氡泉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融合发展,打响文化体验、氡泉度假两大区域品牌,打造华东地区最具动感活力、最富文化特质的氡泉特色小镇。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1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分类

序号

保护目标名称

相对规划区位置

保护要求

所属镇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方位

最近距离(m)

水环境

1

雅阳

会甲溪(桐山溪)

会甲溪

规划区内及周边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标准

大气环境声环境

已建+在建

1

雅阳

白巢村

人群

规划区内

环境空气和声环境

达到功能区要求,

维持现有环境质量

2

福梅

人群

规划区内

3

莲头

人群

规划区内

4

埠下

人群

150

5

沐峰

人群

西北

200

6

承天

人群

80

7

中村

人群

西南

90

地下水

1

雅阳

规划区及周边1k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III类标准

古树名木

1

雅阳

南方红豆杉、苦槠

椤木石楠等

规划区内

规划项目开发应避开古树名木;做好古树名木的挂牌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

1

承天氡泉省级自然

保护区

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在规划区

外,部分实验区位于度假区内,自然

保护区内无规划建设项目

氡泉水资源不受影

响和破坏,保护区内

的地质地貌及自然

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2

氡泉-九峰风景名胜

规划区外及边界,东北、东南侧,区

内无规划建设项目

风景区名胜区景观

不受影响和破坏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废水:规划区现有常住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保持现状处理方式,即雅阳镇中村村和白巢村污水均纳入雅阳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规划区旅游产生的生活污水纳入拟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当地水环境影响不大。

废气:规划区实施后废气主要来源为停车场汽车尾气和餐饮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2等,规划区内地势空旷,污染物稀释扩散条件良好,通过控制汽车尾气和油烟净化后,不会使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噪声:规划区块内噪声源主要为交通噪声、活动噪声、商贸娱乐噪声等,只要在规划、设计时严格遵守有关的要求,使敏感建筑物与噪声源适当远离,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基础上,区内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固废:规划实施后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部门收集后运往县垃圾填埋场填埋,规划区内的卫生院和规划医疗机构医疗固废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收集、运送与暂存,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妥善处理,对外环境影响不大。

四、规划拟采取的环保对策和减缓措施

分类

措施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为前提和适度开发的原则

对现有的植被要采取保护的原则;规划区内各景点、设施的建设要进行详细的规划,限制游览区的过度开发

生态公益林保护

将规划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集中分布区域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域,严格控制重点保护区内有关游览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严格执行公益林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征占重点生态公益林,确需征占,需按相关要求落实相关手续。

基本农田

在下阶段具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优化设计,避让基本农田,对确需涉及基本农田占用的,应按要求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古树名木

开发过程中避让古树名木,并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运行过程中的减缓措施

1、控制旅游区的适宜游客量,防止过度利用旅游资源;

2、建立机制把部分利润用于生态环境保护;

3、运行产生污水、废气、生活垃圾等需根据规划合理收集处理。

水环境

源头控制措施

1、增强度假区内游客和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

2、宾馆、饭店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采用各种节水型设备;

3、规划区范围内星级宾馆饭店以及其硬件设施及服务标准等相当于星级标准的旅馆、招待所、度假村等单位,其清洁生产标准要求达到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及以上。

污水收集处置措施

规划区完善纳污管道,产生的污水纳入雅阳污水处理厂,待规划的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再进入规划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

其他措施

1、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管网、水冲式厕所、免水冲生态厕所等基础设施应先行,在污水处理能力满足不了污水处理需求时,应限制游客规模和项目开发进度;

2、污水处理系统设专人管理;

3、应限制在这些水域建设含机械油的亲水设施和水上娱乐项目,以保护水环境。

环境空气

汽车尾气

1、完善规划区内各停车场指示标牌,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合理引导汽车进出停车场;加强停车场周边绿化;

2规划区内部交通提倡使用电瓶车。

餐饮废气

1、 严格控制规划范围内餐饮业的总体数量和规模;

2、不得使用除电、天然气、液化气、沼气以外的其他燃料进行餐饮服务;

3、餐饮业的油烟必须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排放的油烟废气必须达到有关标准的要求。

垃圾中转站废气

中转站选址应尽量远离居民、酒店和游客集中区域,并设置一定的防护距离;做好垃圾房的密闭工作。

声环境

交通噪声

设置禁鸣标志,完善车辆引导标牌;规划区内行驶车辆严禁鸣笛,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速行驶;各主要游憩项目设置要和规划区内公路保持50m以上的距离。

公建配套

尽量采用低噪设备、设置单独隔声房、风机风口加装消声器、水泵加装减振垫等措施,以尽量降低噪声级。避免空调、冷却塔等噪声源离居民住宅过近。在商业娱乐设施的布置时,大型音响单元与居民用房适当远离。

旅游活动

控制游人数量,禁用扩音器和加强游人文明游览的教育是控制旅游活动噪声的有效手段。

固体废物

1、分类收集,集中收集处置;

2、通过增加方便食品供应减少厨房垃圾,餐饮厨余可外售农户作饲料;

3、设专职卫生管理机构,安排专人随时清理规划区内的垃圾;收集的垃圾应及时清运处置,做到日产日清;

4、制定管理制度,加强对居民和游客的宣传教育。

社会环境

1、强化管理人员的保护意识,严格控制规划区内游客人数在环境容量之内;

2规划区需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区内严禁明火;

3、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具体方案需征得文物主管部门的同意,并需在醒目位置设置文保单位标志,提醒游客注意保护。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泰顺氡泉特色小镇创建性规划符合县域总体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其定位、目标是合理的,符合相关规划要求,但其开发建设对资源环境也将造成一定压力,规划区在实施过程中须以生态保护优先、水污染防治为重、适度控制开发规模为原则,落实环评提出的有关调整方案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本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2)公众对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其他的相关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和期限

在本信息公示后10个工作日内2020313-326日期间可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发表对建设项目及环评工作的意见,也可直接拜访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的联系人,当面反馈意见。

、环评单位、审批部门、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泰顺县雅阳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曾工  电话:13958995827

   地址:泰顺县氡泉路与塔中路交汇处西北

2、环评单位: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工  电话:0577-88989575   

传真:0577-88981707  Email18552188007@163.com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市府路525号同人恒玖大厦20

3、审查部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   联系方式:0577-67599676  地址: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廊桥大道76

、明确在报送审批或重新审核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向公众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项目在报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审批前,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将在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全本公示,公众可进入http://www.zjzhonglan.com/1085-xm-2020-03-13.html 查阅报告书全本

       

                                     发布单位:泰顺县雅阳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313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