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68/2021-55967
  • 组配分类:
  • 规划信息
  • 发布机构:
  • 县住建局
  • 成文日期:
  • 2021-03-01 08:36:4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泰顺县西旸镇可垟村可溪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设计公示

发布日期: 2021- 03- 01 08 : 36 浏览次数: 字体:[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指导性要求》等相关规范要求的规定,现将《泰顺县西旸镇可垟村可溪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如下: 

一、规划范围及期限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自然村村域范围和居民点范围。村域范围:即可溪自然村村域范围,除居民点外,主要包括山林、田园、溪流等自然空间,村域面积为344.58公顷;居民点范围:即可溪自然村村民集聚居住区域,涵盖与其紧密相关的山体、水域、田园等自然空间,规划范围结合等高线、田园、水域等空间进行确定,居民点规划范围为18.18公顷。

2、规划期限

本次可溪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设计期限与新一轮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其中重点着眼近期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特色节点打造,以达到宜居示范的作用。规划期限:2019年—2035年;近期:2019-2025年;——————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期;中期:2026-2030年;——————配套项目、旅游项目完善期;远期:2031-3035年;——————美丽宜居、乐活宜游深化期;

二、区域协调发展

近期,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按照美丽宜居示范村要求,提升竹洲线沿线各村人居环境,其中以可溪村为重点整治提升对象,按照美丽宜居示范村指导性要求进行整治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中期,以构建“红绿”旅游带为重点。按照各村发展特色,进行产业升级,形成多元特色产业的旅游带。同时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拓展旅游项目,积极推动村民参与,丰富旅游带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体验。

远期,以深化美丽宜居、乐活宜游、品牌推广为重点。深化人居环境,旅游服务,加强维护保障,达到可持续发展。按照村庄特色、旅游特点等,形成多元“红绿”品牌,打造有特色,让人记得住的乡村宜居、乐活、宜游体验。

三、发展目标与规模

1、发展目标

(1)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成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2)完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规模,打造成为特色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地。

(3)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拓展旅游项目,打造特色节点,打造成为乐活宜游的休闲驿站。

2、发展规模

规划总建设用地5.56公顷,规划村庄人口633人,人均建设用地87.84平方米。

四、村庄定位

1、功能定位

“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西旸镇休闲乐活驿站。”以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可溪村历史文化特色,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特色产业打造,旅游项目完善等,打造集休闲、度假、住宿、餐饮等为一体的农旅、文旅、旅居融合发展的休闲乐活驿站、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2、形象定位

“溪谷田园居·乐活古驿站”,依托可溪村独特的山水资源,以村居山水环绕、溪谷田园的空间特色,结合驿站文化,营造人居环境优越,乐活休闲的驿站。

五、村域空间布局

规划结合村庄空间资源特点,村域形成“一心、两轴、五体验、六片”的空间布局。一心:即公共服务中心,由村庄综合服务大楼、文化礼堂构成,是村庄生活和旅游的核心服务点;两轴:分别为沿竹洲线东西向的宜居乐活体验轴和沿村庄西北侧溪流的滨水度假休闲轴;宜居乐活体验轴是联通西旸镇区和洲岭的主线,是生态休闲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的联系通廊;滨水度假休闲轴是联通余坑、三条桥、龙井峡谷等资源的滨水休闲通廊;五体验:分别为美丽宜居古驿乐活体验、溪山水韵滨水度假体验、溪花谷田园休闲体验、溪山茶韵生态康养体验和峡谷激情漂流体验。六片:分别为三大省级生态公益林片、两个村庄生态林片和一个溪谷田园栖居片。

六、村庄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区域资源的整合,结合可溪村特色,村庄产业发展应在美丽宜居的基础上,向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方向发展,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拓展多元项目,打造美丽宜居、乐活宜游的农旅、文旅、旅居融合发展的体验地。规划在村域空间布局、产业体系的构架下,结合各片区特色和资源特点,形成四大主题旅游路线,分别为“峡谷激情漂流游线”、“溪谷古驿田园游线”、“溪山茶韵康养游线”、 “森林氧吧漫步游线”。

七、空间管制规划

1、三区规划

禁建区:村域范围内禁建区主要为永久性基本农田、行洪河道、水库、山塘等,禁止村庄建设开发活动。本次可溪村禁建区面积为67.63公顷;限建区:村域范围内限建区主要为山林、园地、行洪河道外围一定范围等,限制村庄建设开发活动。本次可溪村限建区面积为271.72公顷;适建区:村域范围内适建区主要为已经划定为村庄建设用地的区域,新增村庄建设用地等,该区域应合理安排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合理确定开发时序和开发要求。本次可溪村适建区面积为5.23公顷。

2、四线规划

本次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涉及黄线和蓝线。本次规划主要涉及蓝线八处,主要为水小溪、水库、山塘;黄线六处,主要有供水设施、公厕、配电房和污水处理池等。蓝线:划定在村庄规划中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村域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规定保护和控制要求。村域范围内规划蓝线总面积约6公顷。黄线:划定村域内必须控制的重大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规定保护和控制要求。村域范围内规划黄线总面积约805平方米。

八、旧村整治规划

1、分类整治

本次规划旧村居民点整治重点内容主要为主街界面改造、传统建筑区空间整治、山水田园空间提升、入口景观提升、环卫设施提升、道路交通提升等六个方面内容。

2、旧村建筑布局

综合考虑村庄现状建筑整体质量和规划整体布局,规划对旧村建筑整治采用三种模式:保留改造提升、新建和拆迁。

保留改造提升建筑:共242幢,占地总面积为14179.8㎡。其中:1层:共97幢,占地总面积为2793.42㎡,建筑总面积为2793.42㎡;2层:共56幢,占地总面积为4744.03㎡,建筑总面积9488.06㎡;3层:共52幢,占地总面积为3566.67㎡,建筑总面积为10700.01㎡;4层:共35幢,占地总面积为2862.67㎡,建筑总面积为11450.68㎡;5层:共2幢,占地总面积为213.01㎡,建筑总面积为1065.05㎡。

新建建筑:规划于拆除后的D级危房区域新建住宅建筑共7幢,占地总面积为823.20㎡,建筑总面积为2469.60㎡。规划根据村庄的需求,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居民点南侧划定新增住宅用地。本次规划在新增住宅建设用地处新建住宅建筑20幢,占地总面积为2352㎡ ,建筑总面积为7056㎡。近中期新增民居在6幢,即文化礼堂东侧区域新增2幢,居民点南侧独幢住宅东侧新增4幢;规划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3层,住宅建筑按照现有的农居模式、以满足现代建筑对通风和日照的要求。

规划于文化礼堂东侧新增红色文化纪念馆一座,占地总面积为189.1㎡,建筑总面积为321.6㎡,红色文化纪念馆建筑风格以地域传统建筑风格为基调,结合现代建筑审美要求进行统一建设。本次规划的木屋、廊桥、观景亭等不计算在新增建筑中。拆迁建筑:规划对现状的一层建筑、简易房和具有危房性质的二层木结构建筑采用适当拆迁的方式,共拆除建筑73幢(以简易房为主),占地总面积为11170.76㎡;

九、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将道路分为四个等级——村庄主要道路、村庄次要道路路、村庄支路、村庄步行道路。

村庄主要道路:以竹洲线经村段为村庄主干路,构架联系整个村庄的对外交通,规划村庄主干路宽5.0-6 .0米,居民点段两侧设置1.5米人行道。同时竹洲线两侧控制5米退界。

村庄次要道路:为配套村庄旅游发展,及加强村庄交通便利性,根据现状地形,在公共服务中心与传统民宿体验区之间规划一条车行道路,联系主干路形成村庄环路。规划村庄次干路宽4.0-5.0米,建议利用村庄本土果蔬植物提升道路景观。

村庄支路:以现状村庄支路为基础 ,并对其线型进行优化,提升道路两侧景观。规划村庄支路宽3.0-4.0米。

村庄步行道路:规划通过梳理村庄街巷空间、滨水空间和田园空间,整理出步行主路,并利用植物绿化提升步行道路景观。规划村庄步行道路宽1.0-3.0m。

静态交通:规划通过改造提升村庄公交站站点景观,并于庙处设置竹排码头。规划沿竹洲线及公共服务中心周边布置9处停车场(点),提升村庄交通设施配套水平。其中村庄东侧停车场为集中大型停车场,配套40个停车位,其他停车场点布置3-10个停车位不等,其中大型集中停车场配套充电桩。

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保留为主,修缮整改现有设施,新增现状缺乏的设施。(详见附表3)

公共配套设施方面:规划保留提升现状村委会作为公共服务中心,植入养老服务站、图书室、医疗室、治安联防站、旅游咨询等功能;增设红色文化纪念馆、文化广场、健身场地、休闲公园等,保留提升现状庙宇、古驿站、传统民居;

基础设施方面:保留提升现状供水设施、改造现状变压器为配电房,改造提升现状公厕、公交站,增设停车场点等;

旅游设施方面:增加山林田园步行到、空中栈道、滨水观景平台、垂钓平台、吊索桥、廊桥、标识标牌、文创屋、乡土民宿等;

十一、村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可溪村西南侧田园中的传统建筑为村庄古驿站,是村庄历史文化的印记,目前该建筑呈现破损、失修状态,而该处建筑的产权在个人手中,为加强村庄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村庄特色的打造,规划建议将该处建筑的产权进行征收,并进行保护性修缮,为村庄的特色化建设提供支撑。

1、保护要素

古驿站整体建筑形态、门窗、小牌门、屋顶、屋檐构筑物、梁柱、柱础、墙体、院墙、栏杆、楼梯等是建筑保护的主要内容,另外古驿站周边庭院空间是其重要的环境载体,在景观塑造上要于驿站相得益彰。

2、保护措施

(1)征收该建筑的产权,进行统一修复;(2)将其作为村庄独特的历史文化保护点,采用修旧如旧的修缮方式,恢复古驿站的古朴和历史风韵;(3)经常进行保养、整理环境工作,防止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有条件的可以开展有关保护、修复的试验研究工作;(4)补充古驿站导则绘制,明确保护范围和控制范围,并控制周边30米-50米建筑风格与其协调。(5)作出标志、说明,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和组织具体负责保护人员。(6)广泛地运用各种方式,对古驿站进行经常的宣传与介绍工作。

3、保护利用

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拓展驿站功能,将其打造为可溪村独特的历史文化景点。场地院落空间进行梳理整治,设置休憩茶座等设施,同时提升庭院绿化景观。外部空间上,可将其东侧田园空间进行特色化塑造,如打造成为荷塘,将古驿站打造成为荷花包围的特色景点,并优化其外部步行系统,形成高可达性的步行网络,步行道路材质以石材为主。另外,该处的标识标牌设计应与古驿站相协调,材料以木、石为主。功能上一方面恢复其本身的休闲休憩功能,另一方面结合村庄产业特色,可融入茶室功能。同时,可溪村委区域的休憩节点,可融入区域旅游的展示、介绍等功能,满足旅游发展需求。

十二、景观风貌规划引导

规划尊重既有村庄格局,尊重村庄与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保护和体现村庄历史文化、地区和民族以及乡村风貌特色。村庄在规划建设时应当充分保护好村庄的历史脉络,明确村庄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山、水、田、林等各类景观资源的具体保护内容和措施。村庄居民点整体风貌统一,但根据所处位置的自然条件特点,形成5个风貌片,分别为体现浙派民居风格主导的现代民居风貌片(居民点集中区)、泰顺传统民居风格主导的传统民居风貌片(分别位于主街道东西两侧)、木构建筑构筑物主导的溪山水韵风貌片(居民点西侧)、田园景观风貌空间为主的溪谷田园风貌片(居民点东侧);

十三、村庄设计

1、空间结构

根据居民点资源特点,设计将居民点形成“一心、两轴、三片”空间结构。一心:即公共服务中心,由村庄综合服务大楼、文化礼堂构成,是村庄生活和旅游的核心服务点;两轴:分别为沿竹洲线东西向的宜居乐活体验轴和沿村庄西北侧溪流的滨水度假休闲轴;宜居乐活体验轴是联通西旸镇区和洲岭的主线,是生态休闲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的联系通廊;滨水度假休闲轴是联通余坑、三条桥、龙井峡谷等资源的滨水休闲通廊;三片:分别为美丽宜居古驿乐活区、溪山水韵滨水度假区、溪花谷田园休闲区。

2、功能分区

根据居民点空间发展特点,设计形成十二个功能区块。①田园休闲:重点打造溪花谷、梨花岸、溪园拾光休闲、入口标识标牌、集中停车场;②生活商街:重点提升沿街立面,景观空间、特色商街;③田园溪居:重点打造稻花香景观田、田园新民居、体验田园、滨水休闲空间、停车场点;④服务中心:重点打造红色文化纪念馆、停车场点、水体景观、绿化景观;⑤乡土民宿:重点打造乡土民宿、农房院落;⑥ 峡谷溪居:重点提升绿化空间、农房院落;⑦ 溪亭园:重点提升游步道、景观亭;⑧可溪古驿:重点提升古驿站,打造荷花塘、文创屋;⑨文化广场:重点打造梨风荷韵文化广场、停车场点、公厕;⑩溪山园:重点打造空中栈道、游步道、休憩平台、景观亭;⑪溪山水韵:重点打造滨水游步道、树屋、廊桥、吊索桥、竹排码头;⑫水果采摘园:种植桃、梨、杨梅等;

十四、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

村庄近期建设以整治提升为主,规划建议按照“尊重民意、重点先行、分期整治、稳步推进” 的思路,对村庄人居环境提升进行有效推进。建议近期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主洲线主街两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居民点东侧入口景观提升、居民点西侧场地提升、服务中心东侧传统居住空间整治、居民点东侧公厕改造提升(详见附表4)。

2、村庄分期整治

规划建议村庄整治内容分为三期进行整治提升,让整治有效果、人居环境提升可持续。

一期:重点区域景观整治提升

①竹洲线两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②居民点南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③ 公共服务中心周边环境提升、④村庄东侧入口标识提升、⑤村庄西侧入口场地整治提升、⑥村庄公厕改造提升、⑦溪岸步道整治提升、⑧村庄南侧道路品质提升、⑨竹洲线居民点区域两侧人行道提升

二期:特色节点整治提升

⑩田园古驿站整治提升、⑪居民点南侧滨水田园整治提升、⑫水库周边环境整治和步道建设、⑬传统民居院落提升、⑭服务中心(村委会)立面改造提升、⑮村庄东侧谷地田园整治提升

三期:难点突破

⑯ 居民点电线下地、⑰变压器改配电房(位置由村庄东侧交叉口迁至东侧公厕后)

公示期间,公民可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网上留言回复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参考,对于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将酌情予以采纳。公示时间:2021年03月01日——3月30日。

公示单位:西旸镇乡人民政府;泰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方式:电话:057759296204

西旸镇乡人民政府

泰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1年03月01日

表1:可溪居民点现状用地一览表

用地分类

用地性质代码

面积(公顷)

占建设用地比例(%)

占总用地比例(%)

村民住宅用地

V1

3.19

70.89

17.55

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V21

0.23

5.11

1.27

村庄道路用地

V41

1.01

22.44

5.56

村庄公用设施用地

V43

0.07

1.56

0.39

村庄建设用地

4.50

100.00

24.75

水域

E1

1.63

8.97

农林用地

E2

12.05

66.28

非建设用地

13.68

75.25

规划范围

18.18

100.00

表2:可溪居民点规划用地一览表

用地分类

用地性质代码

面积(公顷)

占建设用地比例(%)

占总用地比例(%)

村民住宅用地

V1

3.61

64.93

19.86

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V21

0.31

5.58

1.71

村庄公共场地

V22

0.38

6.83

2.09

村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V31

0.28

5.04

1.54

村庄道路用地

V41

0.73

13.13

4.02

村庄交通设施用地

V42

0.16

2.88

0.88

村庄公用设施用地

V43

0.09

1.62

0.50

村庄建设用地

5.56

100.00

30.58

水域

E1

1.70

9.35

农林用地

E2

10.92

60.07

非建设用地

12.62

69.42

规划范围

18.18

100.00

表3:主要配套设施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规模

提升

新建

1

公共服务中心

1个

建筑面积263.1平方米。

2

文化礼堂

1个

建筑面积695.5平方米。

3

红色文化纪念馆

1个

建筑面积32.6平方米。

4

古驿站

1个

建筑面积554.1平方米。

5

乡土民宿

6个

建筑面积2215.3平方米。

6

文创屋

1个

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

7

1个

建筑面积26.4平方米。

8

廊桥

1座

长度26.0米,宽度4.0米。

9

吊索桥

2座

长度45米,宽度3.0米;长度8.0米,宽度2.0米。

10

入口标识

2个

东西侧入口标牌浙派风格,乡土元素。

11

垂钓平台

12个

5.0米X2.0米。

12

服务中心入口牌坊

1个

乡土古韵风格

13

木屋

13个

单幢木屋30平方米。

14

空中栈道

1条

长度200米,宽度1.5米。

15

文化广场

1个

场地面积2168.9平方米。

16

室外健身场地

5个

场地结合文化广场、山体公园、红色文化纪念馆、竹排码头、田园空间统一设置。

1个●

4个●

17

休闲公园

2个

村庄西侧山体公园,设置观景平台、慢行步道、景观亭等,山体规划范围内山体总面积55085.3平方米。

18

公厕

5个

改造提升现状3处公厕,并于文化广场和水库边各新增一处公厕,公厕总面积120平方米。

3个●

2个●

19

配电房

1个

于村庄东侧公厕处布置配电房一个,面积为16平方米。

20

供水设施

1个

改造提升村庄东北村供水设施点,场地面积为382.4平方米。

21

污水处理池

2个

提升现状污水处理池周边环境,场地面积为196.7平方米。增加驿站西南侧地下生态污水处理池1个。

22

停车场点

9个

1个40停车位集中停车场,8个带有3-10个不等停车位的停车场点,总停车位89个。

23

公交站

1个

提升原公交站,改造站牌和标识。

24

竹排码头

1个

结合庙滨水空间设置竹排码头一个,兼具漂流终点功能。

25

垃圾收集点

22个

沿道路、景观点等设置22个垃圾收集点,风格以体现乡土韵味,材质主要为木、竹、石头、等。

表4:投资估算一览表

时序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时序

投资(万)

资金来源

近期

(2019-2025)

村庄

整治

1

竹洲线两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

一期(2019-2021)

200

政府

2

居民点南侧建筑立面改造提升

100

3

公共服务中心周边环境提升

50

4

村庄东侧入口标识提升

10

5

村庄西侧入口场地整治提升

50

6

村庄公厕改造提升

50

7

公交站改造提升

10

8

溪岸步道整治提升

50

9

村庄南侧道路品质提升

100

10

东南侧支路提升

50

11

竹洲线居民点区域两侧人行道提升

200

12

田园古驿站整治提升

二期(2022-2023)

100

13

居民点南侧滨水田园整治提升

20

14

水库周边环境整治和步道建设

200

15

传统民居院落提升

50

16

服务中心(村委会)立面改造提升

50

17

村庄东侧谷地田园整治提升

50

18

居民点电线下地

三期(2024-2025)

200

19

变压器改配电房(位置由村庄东侧交叉口迁至东侧公厕后)

50

小计

1590

村庄

建设

产业项目

20

苏家山茶产业基地

2019-2025

200

政府+企业+村集体 

21

梨花岸

100

政府+村集体 

22

水果采摘园

100

政府+村集体+村民 

23

山头生态茶园

50

政府+村集体 

24

古岩峰登高

30

政府+村集体 

25

溪亭园

30

政府+村集体 

26

森林氧吧(公益林)

200

政府

基础设施

27

西侧入口广场停车点建设

2019-2022

100

28

垃圾收集点22个

30

29

新建村庄西侧文化广场公厕1个

50

小计

890

合计

2480

时序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时序

投资(万)

资金来源

中远期

(2026-2035)

产业项目

30

溪花谷

2026-2027

200

政府+企业+村集体 

31

溪山园

2026-2027

200

政府 

32

古驿站

2026-2027

200

政府+村集体 

33

溪居民宿(乡土民宿)

2027-2028

200

政府+企业+村集体

34

红色文化纪念馆

2026-2028

300

政府

35

稻花香

2026

50

政府 

36

净荷塘

2026

50

政府 

37

养心茶室

2027

50

政府+企业+村集体 

38

鹊桥(村庄古石桥)

2026

20

政府

39

吊索桥

2030

100

政府

40

峡谷激情

2026-2027

200

政府+企业+村集体 

41

农事体验

2026

20

村集体

42

滨水垂钓

2026

50

政府+村集体 

43

溪谷摄影

2026-2027

50

政府+企业 

44

滨水树屋

2026-2030

100

政府+企业+村集体  

45

竹排漫游

2026-2030

50

政府+村集体 

46

康养山庄

2030-2035

500

政府+企业 

47

溪园拾光

2026-2030

200

政府+企业+村集体 

48

廊桥

2030-2035

500

政府 

49

文创屋

2030-2035

100

政府+企业

基础设施

50

村庄东侧集中停车场建设

2026-2030

100

政府

51

公共服务中心环路打通

2026-2030

200

52

驿站北侧沿路停车点建设

2026-2028

20

合计

3460

总计

5940

附件:泰顺县西旸镇可垟村可溪美丽宜居示范村规划设计图集.rar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