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泰顺 > 泰顺旅游

喜迎党的二十大 | 这十年,泰顺深耕文旅融合,描绘“诗和远方”!

发布日期:2022-10-12 09:46:33 浏览次数: 来源: 泰顺县 字体:[ ]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喜迎二十大”专栏,旨在通过文字、图片及视频形式,集中展现近十年来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新成果。本期推出“文旅篇”,敬请关注。

▲白云尖云海 包林森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坚持“旅游主业化”战略定位不动摇,持续深化“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旅游项目,全面增强泰顺旅游竞争力,不断提升旅游发展动力引擎,推动文化及相关领域投资持续增长。

2012-2021年,全县文化旅游及相关领域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52.4%,创新多元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正在形成。2021年,游览景区建设投资达12.39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2.4%,旅游经济持续繁荣,景区投资建设大步前进。

▲在柳峰乡高场自然村的萤火虫观赏基地内,成群的萤火虫在草丛、田园间漂浮,散发着点点萤光 薛体理摄

全域旅游格局有效构建

以人大决议形式推进“旅游主业化”,制定落实泰顺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乌飞板块旅游规划,实施“1+11”旅游主业化扶持办法,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3600万元,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完成机构合并,局属国有企业县旅发公司总资产达21亿元。健全旅游协调机制,高规格建立书记、县长任主任的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县长任组长的旅游工作专班,常态化召开县旅游专班月例会、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季例会,及时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设立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并高效完成创国旅暗访工作。成功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累计创成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6家,泗溪、竹里、东溪创成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累计创成A级景区镇16个、A级景区村庄182个。先后获得“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等称号,被评为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4A级旅游景区,位于司前畲族镇,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仇叶剑摄

▲飞云湖是浙江南部最大的湖泊,具有湖秀、洞幽、峰雄、潭奇的特点 卢立友摄

▲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泰顺县东南部,面积51.6平方公里,以“寻梦廊桥·养生氡泉”为主题,构建“一轴二核五区”格局

▲2018年,泗溪镇获评全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 季海波摄

产业融合前景不断拓展

全县旅行社增至6家,创成省市旅游产品41家,累计创成三星、四星级酒店(饭店)4家,制定实施《泰顺县特色民宿集聚村实施方案》及《泰顺县民宿产业发展扶持新政》,累计建成民宿189家、床位2529张,创成白金宿1家、金宿3家、银宿4家、市级示范性精品民宿6家。竹里畲族乡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尾村获评全省首批文旅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强化红色旅游讲解员培训活动,深化卢梨、白柯塆等地红色研学教育,全县红色旅游景区游客人数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成功开发“顺礼”系列旅游伴手礼品牌,精心策划“我在廊桥等你”大型实景剧、“蝶·遇”小型沉浸式实景剧等演艺精品,打造“演艺+景区”文旅体验。持续举办“百家宴”“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六月六”禳神节、廊桥文化旅游节、非遗体验旅游节等系列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创新开展CBSA美式台球公开赛、腾讯王者荣耀浙江省赛区总决赛等体旅品牌赛事,扎实开展“我在廊桥等你”“好玩民宿在泰顺”“跟着24节气游乡村”等营销活动,先后完成温州公交车、上海至厦门动车组、温州机场、天安门广场地铁口等广告投放,成功引进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3》,“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旅游口号越叫越响,接待游客数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

▲竹里云溪是一家省级白金级民宿,纯白的建筑外墙立在畲乡的大山之中

▲白柯湾是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成立旧址,如今这里已成为温州市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沉浸式演出“蝶·遇”燃爆了整个景区,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

▲2019年,竹里畲族乡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竹里畲族乡的畲族群众纷纷穿上节日盛装,挑着家酿米酒,炊上一大锅乌米饭,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旅游发展动能日趋强劲

牢固立足“旅游百亿工程”定位,通过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创意引入,深入实施泰顺文化中心、交垟土楼十大馆、文礼书院等历史文化项目及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矿坑冰城等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建设,全县累计实现30余个、总投资超300亿的文旅招商项目签约或落地,完成旅游项目总投资近180亿元,莲云谷温泉度假村、云岚牧场、筱村公社、南浦溪景区、浙南运动飞行基地、开元系列酒店等一批景区、酒店项目建成投用。

▲泰顺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8.679亩,总建筑面积19980㎡,主要建设泰顺县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方介堪方去疾美术馆的综合大厅、基本陈列厅、库房、档案室、资料室等

▲交垟土楼十大馆项目依托于国保土楼(仓楼)和泰顺特有的传统古村落群,通过打造十大活态博物馆,让泰顺文化博览尽收眼下,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泰顺文化博览会

▲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 周如妙摄

▲筱村公社 大蛮摄影

▲浙南运动飞行营地位于西旸镇,已建成滑翔伞基地3600多平米、拓展基地3900多平米、火烧墩星空营地近4万多平米。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滑翔伞、直升机、小坡飞伞、真人CS、彩虹滑道、篝火晚会等项目

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惠民

大投入、大政策、大力度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打造出南浦溪镇百姓书屋化身“小课堂”、仕阳镇溪东村文化礼堂“旧貌换新颜”等示范样板。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文化驿站26个、城市书房5个、百姓书屋6个、农村文化礼堂252个,建成7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年均开展送戏下乡400余场、送书下乡3万余册、送展览讲座下乡100余场,切实让活动惠及更多的普通市民,中华传统诗词创作基地等“四大音创基地”落户泰顺。创新“我想我享”“文化快线”“专业干部网格联系制度”等,全面拓展阵地服务功能,建立完善“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机制,年均受益群众达13万人次。持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创作、多演出、多办展,为群众带来更多营养丰富、喜闻乐见的文化食粮,十年间艺术团体累计演出18308场次,数字电影累计放映61321场次。圆满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文化综合评估升至全省第二、山区26县第一。

▲南浦溪镇库村社区针对辖区内部分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真空时段”,在百姓书屋设立“四点半课堂”

▲泰顺县图书馆文化驿站以都市文化为导引,充分糅合了泰顺本土非遗文化、旅游文化,打造“古风文化长廊”“古风网红打卡点”等特色场所

▲2022年7月18日,“喜迎二十大 清风润山城”2022年泰顺县文艺下乡巡演走进西旸镇外西坑村文化礼堂,为当地的村民送去精彩的文艺演出

▲2021年4月22日,2021年泰顺县“红动浙南·书香泰顺”全民阅读节暨第十七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正式启动,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万册红色书籍惠民赠书活动仪式

历史文化传承更加宽广

非遗保护工作综合评估多年位列省市前茅,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5项,温州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06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186项;国家级传承人6人、省级28人、市级92人;创成省市县各级非遗传承基地54个。文旅融合促使泰顺非遗发展有了新路子,如提线木偶戏在泰顺呈现出蓬勃兴旺的景象,每年演出达1000多场次。通过传承人新建廊桥及廊桥修复带徒授艺等方式,新增开展建桥实践活动的团队有4支,团队成员40多人,十余年来,泰顺县新建廊桥共计45座。2019年6月,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在促成台湾南投县建成木拱廊桥后,又让廊桥文化走进哈佛大学课堂,2021年还启动了“廊桥出海”行动。全力丰富非遗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大安乡土陶文化村创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成为泰顺非遗体验的必来地、亲子研学的目的地和乡村旅游的打卡地,并有力带动了民俗、餐饮及土特产的整体经济效益。创新推出“非遗在社区”“好玩民宿在泰顺”“非遗外卖”等系列活动,常年开设木偶头雕刻、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木杆秤制作、禳神鼓、舞龙等非遗项目课程,从小抓非遗知识普及和兴趣培养,全面开展“带师徒”“带薪学徒”等活动,不断培养非遗传承人队伍,不断探索非遗传承活化之路。

▲泰顺米塑非遗传承人张甜清在综艺节目中与嘉宾共同制作“米塑版”黄金面具

▲2022年2月21日,泰顺木偶戏亮相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

▲碇步龙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李永在摄

▲土陶文化村 周向东摄

▲泰顺积极推动“廊桥监管保护一件事”数字化改革,探索“日常监督+文物执法+司法协同+应急处置”全方位保护覆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