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作交流发言!全省社建系统工作例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2-09-13 16:08:06 浏览次数: 来源: 泰顺发布 作者: 施双双 字体:[ ]

9月9日上午,省委社建委召开全省社建系统工作例会,传达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工作推进例会和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精神,市县交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数字社会建设等工作的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上,县委副书记、县委社建委主任胡慧雷作了题为《放大特色优势  增强内生动力  精准走好符合山区实际的共同富裕之路》的交流发言,向全省介绍我县在推进山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做法和成效。

胡慧雷在交流发言中表示,去年以来,我县以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样本县、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为契机,立足山区发展实际,坚持厚植特色、放大优势,久久为功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借势借力畅通发展“双向通道”,打开山区发展空间。找准合作共赢点,下大力气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是共建“内外平台”。海宁—泰顺“产业飞地”规划面积1500亩,已招引1个项目并开工建设,滨泰“科创飞地”启动招商,“鹿泰总部科创园”即将建成投用。创新“发达地区也有飞地‘飞’泰顺”理念,携手鹿城区共建“产业飞地”。二是共促“招大引强”。发挥14万在外泰商优势,全力推进泰商回归、总部回归、人才回归,创新打好“专班推动+包抓促动+多方联动”组合拳,总投资100亿元的泰顺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在全省集中开工活动现场签约,16个5000万元以上的新项目实现开工,获全省一季度投资赛马激励。三是共破“发展困局”。强化央地合作、省地合作、校地合作、民地合作,与国网新源公司合作的泰顺县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与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泰顺通航机场投资建设运营合作,产值5亿元的正泰集团光伏逆变器产业正式投产,成功落户全省首家奶牛种业实验室,今年10月将诞生全省第一批自有技术研发的胚胎牛。

赋能产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释放绿色发展动能。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一步强化平台赋能、科技赋能、改革赋能,夯实山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一是搭建大平台。以“建强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主抓手,积极打造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提速浙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牧歌云憩田园综合体等产业项目建设。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等5项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全市第一。二是延伸全链条。突出抓好重大科研成果、专利的培育、引进和运用,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比如,依托泰顺特色的万亩黄栀子,构建了黄栀子“种、产、销、游”全产业链,获得发明专利2项、转化科技成果19项,带动浙闽边5000多农户年均户均增收2万元。三是培育新业态。加快推动产业融合、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农融合”做法入选全省第一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浙江一鸣集团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1000余亩,仅租金收益就为农户增收1400万元。聚焦共富有感强化“四圈发力”,解锁群众幸福密码。做好“富得起”后半篇文章,切实把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体现在群众的高品质生活上。一是打造“搬迁安居”集聚圈。迭代共富大搬迁,创新打造“搬富通”数字应用,累计搬迁超10万人,县城城镇化率达到78.3%。二是打造“家门口就业”共富圈。大力实施“强村富民三百行动”,率全省之先实施“一镇一技能”培训,全方位构建“机器搬上山”“产业留在村”“就业送到户”的就业增收模式,乡村振兴等2项工作获2021年省政府督查激励。三是打造“15分钟”服务圈。大力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3个、文化驿站26个、农村文化礼堂252个,泰顺县2021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水平获全省第二、山区26县第一。四是打造“乡贤助乡兴”朋友圈。引导新乡贤在兴学帮教、扶贫帮困、助老帮弱等领域共建慈善合力,近五年,乡贤慈善基金会累计发放帮扶资金超5000万元、帮扶人数2.6万余人。

下步,泰顺将坚决扛起山区县高质量发展使命担当,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泰顺辨识度的山区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全力交出奋进“两个先行”的高分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