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在泰顺

泰顺:高质量打造“学在泰顺”教育品牌

发布日期:2023-09-07 16:03:52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强化“四支队伍”建设

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先导。聚焦时代呼唤、社会需求、区域期待,泰顺教育坚持“五育并举”一个宗旨,攻坚全国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两县创建”,严守党风廉政、校园安全、信访维稳三条底线,强化校长、班主任、教学骨干、家长四支队伍建设,聚力以优秀育人队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一是打造一支优结构、高素质、守底线的校长队伍。实施“补源”工程,搭建50人的后备人才库,以名校实习、基层锻炼、机关跟岗等多方式跟踪管理、递进培养。健全培育体系,纵深推进职级改革,加强系统培训,加大轮岗交 流,完善考核,提高绩效。畅通退出路径,推荐一批到部门、乡镇、国有企业等任职,调整一批到局机关、教师发展中心、学校其他岗位等任职。

二是选任一支善管理、讲情怀、真投入的班主任队伍。健全选聘、准入机制,明确新教师需任助理班主任至少一年,新班主任需考核通过后上岗。搭建培养、成长平台,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开展班主任沙龙、论坛,推进名班主任工作室全覆盖,编印工作经验分享书籍。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减轻额外工作负担,灵活调整津贴标准,并将工作列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提拔任用重要依据。

三是培育一支精教学、勤钻研、爱交流的教学骨干队伍。常态化开展预约听课、推门听课,强调注重课堂教学有 效性。搭建教学比武擂台,评选“教学泰斗”,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成立全县性学科研究中心,拓展教师专业研究深度和广度。深入实施“助跑新手教师—助力骨干教师—助推名优教师”分层研训,构建梯度培养体系。

四是凝聚一支肯理解、会支持、乐配合的家长队伍。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开展沙龙和大型讲座,出台全县家庭 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唤醒家长教育意识。评选优秀学生家长,编印谈家庭教育书籍,成立县级家长委员会,引导参与 学校管理和服务,挖掘家长教育资源。组织落实每学期“一生一案”家访,全面探讨,精准帮扶,深化家校协同育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最美好的未来、最重要的区域竞争力和最有吸引力的城市资源。泰顺教育人将增进为民办学的自豪感、紧迫感、使命感,砥砺奋进,交出建设山区共同富裕“重要窗口”的教育高分答卷。

高质量打造

“学在泰顺”教育品牌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翻开泰顺2023年高考成绩单: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这份闪亮的成绩单,得益于泰顺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县教育事业稳步提升、态势向好、不断跨越。 教育富民,学在泰顺。

今年以来,泰顺县紧紧围绕“高质量打造‘学在泰顺’教育品牌”总体目标,坚持“五育并举”一个宗旨,从一项项机制改起,从一件件实事办起,从一所所学校抓起,坚定不移扬优势、补短板、提质量,推动 泰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近三年建成投用校舍面积全市前茅

崭新的教学楼、纯净的建筑色彩,彰显着极简大气的设计风格;宽敞的户外活动区,阳光下绿植映衬着塑胶跑道,校园环境显得格外秀丽……这个月,泰顺城关 东北方向,一所为满足山城群众需要而建的现代化省I类九年一贯制学校——北辰学校,正式建成投用,并迎来第一批学生。住宿的学生无须带床上用品,学校统一提供。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扩容泰顺县城学校、保障就近入学,已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泰顺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举措,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泰顺教育之变,享受到了更公平、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

北辰学校的建设,正是泰顺保障就近入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缩影之一。这所学校建筑面积46000平 方米,是县城内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共有54个教学班,可容纳1200人住宿。

泰顺县教育局介绍,在一系列努力下,目前,泰顺县办学条件整体改善。通过实施县城和农村“双十”校建工程,近三年泰顺建成投用包括北辰学校在内的校 建项目近30个,投用校舍面积13.95万平方米、居全市前茅,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0.95平方米和18.06平方米、均居全市前茅。实现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公办园和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 64.37%、73.59%,均居全市前列。目前,泰顺县13个校建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扩展各类公办学位3790个,县域学校超规模、大班额现象切实消除,中职招生首次突破1000人。

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泰顺教育局聚焦民生实事,全力推进县乡学校学生食堂建设,新增在校用中餐学生5156人;推动1所民办园(贝诗礼幼儿园)顺利转为公办园(实验幼儿园),预计每年为群众节约支出450万元;义务教育学校187间音乐、美术功能房全面改造达标,2个高考考点30个考场完成升级,新配置交互式多媒体164 套、学生午休椅850套,建设“温馨教室”144间。

教学相长不断优化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

“在雅阳读初中是我做过最不后悔的决定。我深知自己不是天赋异禀的人,但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三年里我努力学习,今年以全县第37名的成绩考入理想高中泰顺中学,这份成绩除了我个人的努力奋斗外,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和基金会的支持。”作为一名准泰顺中学高一学生,8月8日,李媛媛代表泰顺雅阳片区学子,在当地举行的教育基金会奖教大会上发言。 当天,李媛媛和雅阳片区众优秀学子、教师一道,共领取雅阳教育发展基金会发放的奖教奖学金超274万元。

记者从泰顺县教育局了解到,自上世纪80年代至 2022年,在党委政府引导下,以泰商为主体,泰顺各乡镇已设立28个民间教育基金会,募资7000多万元,至今已经发放逾3000万元奖教奖学金。其中,影响最大 的当属累计筹集资金2945.3万元的雅阳教育发展基金会。2008年起,雅阳的泰商彭日大、何学仲等17位创始人与众多乡贤,不断募集资金支持教育,并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发展做大基金池。在众多乡村学校规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的大背景下,雅阳片区中小学却不断壮大,隔壁福建的适龄孩子也来当地上学。

教学相长不断优化,山城教育结出硕果。2020年以来,泰顺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214人,新增省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实行公办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教师与公务员同等同步享受考绩奖。2020年,泰顺高考上线 率实现“四连增”、首次荣获温州市教育教学质量奖;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跃居全市中等偏上、全市进步最快;2022年中高考均创历史新高,家长点赞,社会认可。

提升教育质量,本质上也是为了彰显教育公平。通过近年努力,泰顺城乡“教共体”建设已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让城乡区域教育趋向均优;全面实行 “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阳光招生”“新居民子女 同等就读”政策;大力开展惠生助学行动,寄宿生补助、特困生补助、营养餐工程等助学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泰顺县还专门设立“低收入农户子女就读助学资助扩面”项目,近三年共资助53050人次、4568万元,有效确保了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代代人努力下,泰顺已经成长为教育乐土,今后,泰顺县教育系统将继续谋篇布局,持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升教育水平,锐意创新、 奋力赶超,全力谱写山城教育工作新篇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