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的通知》(水保〔2023〕371号),泰顺县成功入选,为温州市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近年来,泰顺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以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为重点,以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能为目标,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高标准落实水土保持各项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度,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一是高标谋划,下好水土保持工作一盘棋。全面整合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矿山治理、森林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十三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水土保持资金2亿元,年均投入超2800万元。截至2023年底,我县连年超额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水土流失面积降至219.5平方千米,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2.43平方千米,年均减幅达到14%,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降低;水土保持率从2009年的81.09%提升至87.54%。
二是综合防治,走出系统治理新路径。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施造林绿化、裸露面修复、封育治理、村居环境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发展木本油料、水果、茶叶等经济林及林下经济,大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水保造林等措施形成了完备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3年完成治理面积62.73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1.08平方公里,新增国土绿化1.45平方公里,生态公益林20.2平方公里。
三是数字赋能,构建智慧监管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监管,严管在建项目,创新采用遥感影像、无人机巡航、大数据等手段提升数字水保监管效能,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探索建立生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机制,不断将水土保持业务嵌入执法、监管平台,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监管效率。2023年对全县85个在建项目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完成部、省、市三级130个遥感图斑“核、准、认、罚”,实现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