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垟乡从薯芋良种繁育入手,大力发展薯芋种植产业,让薯芋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外表毛糙、内芯嫩白的糯米山药成了远近闻名的“金疙瘩”,当地也凭借小小薯芋开辟出了一条乡村共富路。
走进包垟乡薯芋良种繁育基地,一垄垄地上整齐有序地插着竹篱,糯米山药苗藤顺着竹篱茂盛地生长,基地负责人、温州九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海港正和工人一起忙着做好田间管理。再有一个多月,这些糯米山药即将采收,成为大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现在是我们糯米山药最关键的时期,是生长根茎的时期。前段时间雨水少,所以长势慢,这几天下雨了,它根茎会拼命地长。我们这段时间主要关注的就是霉菌,稍微有点问题出来,我们就要马上处理。”龚海港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基地占地180多亩,其中糯米山药108亩,此外还种有槟榔芋、马铃薯、番薯等多个品种。
受特质影响,糯米山药的运输、储存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因此,龚海港在销售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借助电商直播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销售,为糯米山药“找出路”。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基地还与温州市粮粮驾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温州舌间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公司达成购销协议,为种植和销售上了“双保险”,真正实现了“种有目标、销有渠道”。
糯米山药从种植、收获、入库、出库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农忙时节用工量最多的时候可达五六十人,这也为周边的村民敲开了“增收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我们在这里管理一天也有两三百元钱,我们家都在附近,在这里工作也挺好的。”村民龚海波说。
为进一步提升糯米山药的产品附加值,扩大薯芋产业经济优势,包垟乡投入6700万元建设占地约12000平方米的薯芋共富产业园,集冷冻、冷藏、加工、包装、配送及种源仓储与科研等为一体。目前产业园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投用。
“产业园建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在那里加工保存,而且我们加工过程中又可以带动很多人去务工,来增加他们的收入。”龚海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