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教办函〔2025〕34号
赖雍鹏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取消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教育减负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钉钉打卡为代表的教育类APP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促进家校沟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学校存在过度使用教育类APP,打卡任务过多、过细,甚至将打卡任务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重要依据,导致学生、家长负担加重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您的提案建议,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展专项调研。对全县学校教育类APP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详细了解APP的种类、使用频率、功能应用以及师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召开校长会议、教师培训等方式,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学校正确认识教育类APP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
三、初步规范管理。要求学校对正在使用的教育类APP进行梳理,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保留必要的功能,精简不必要的打卡任务和流程,如:合理调整阅读、手抄报等的打卡任务,合理调整推送线上任务的时间。同时,建立APP使用备案制度,学校新引入教育类APP需提前向我局基教科、技术中心备案审核,从制度层面杜绝过度使用和滥用现象。
四、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学校使用教育类APP的情况进行抽查,对成效不佳、滥用APP或加重师生家长负担的行为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师生、家长对违规使用教育类APP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我局将及时核实处理。
五、优化家校沟通。引导学校创新家校沟通模式,避免单纯依赖教育类APP进行信息传递和任务布置。鼓励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传统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增进家校互信。同时,合理利用班级微信群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必要的家校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打卡、反馈等任务,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六、健全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打卡完成情况、作业提交数量等量化指标评价学生和教师的做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教育教学的本质和内涵,从源头上减少因不合理评价导致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
解决“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教育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一步,我局将加强各项措施落实,坚决遏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确保信息化手段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而非成为额外负担,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潜心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非常感谢您对泰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泰顺县教育局
2025年6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县政协办公室、提案与委员工作委员会。
泰顺县教育局办公室 2025年6月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