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01008003011006/2025-71873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文 号:
  • 无〔2025〕0号
  • 发布机构:
  •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5-06-18

关于答复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79号提案的函

王建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提案》已收悉。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与我县当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高度契合。为我县进一步推动乡村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参考。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县农产品营销现状

2024年,我县多措并举推进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加大农产品营销服务力度,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线上销售成效显著:积极引导本地优质农产品企业拓展电商渠道,组织包括康鸿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泰龙制茶有限公司等11家重点农业企业入驻泰顺农博、天猫商城、京东商城等主流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二是线下展销成果丰硕:成功组织8家企业参加浙江农业博览会,达成意向订单26笔,在2025温州乡村"土特产"嘉年华大联展活动中,我县特色农产品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三是县外销售网点建设取得突破,如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的泰顺特色农产品展销馆实现营业额280万元。2025年4月10日,组织7家农业企业参加2025年"寻味乡村'土特产'·百团探百村"团购会,现场共达成43项意向合作协议。4月28日,组织10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参加浙江省工商联牵头的"浙商助力山区海岛行动"泰顺土特产专场对接会,以"走近泰顺,甄选顺礼"为主题重点推介顺茶、顺蜜、顺酒、顺菜、顺药等"顺礼"系列农产品。

二、对提案中建议的回应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推动乡村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

(一)加大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政策扶持力度

近几年,利用2023-2025年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以项目补助形式扶持我县畜牧业、种植业、水果等产业发展,持续对杨梅、猕猴桃、茶叶、蜜蜂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产品网络销售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顺礼”系列农产品知名度

结合泰顺农业高质量发展实际,积极构建“1236”农产品品牌体系,即1个县域“顺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泰顺三杯香、猕猴桃)、3个有机认证品牌(一鸣有机奶、猫狸坎有机茶、康鸿有机栀子)、6个地方特色农产品(茶叶、猕猴桃、杨梅、顺蜜、温栀子、梅干菜),全力打造“一罐茶叶、一篮水果、一瓶蜂蜜、一包干菜、一箩薯芋、一服草药”顺礼系列农产品,鼓励农业主体参与“顺礼”农产品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

严把网络销售平台的农产品质量关,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账号。如授权浙江匠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顺蜜”品牌运营为例,顺蜜在抖音、京东搭建了线上商城销售。

(四)加强网络销售技能培训和普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开展专业培训。 培训高水平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人员,开展针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专项培训,内容包括网络营销基础知识、平台操作技巧、直播带货技巧、客户服务技巧等,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二是培养本土网红。 我们将鼓励和扶持当地农民、返乡青年等成为本土网红,利用他们熟悉当地农产品的优势,进行直播带货,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三是建设人才库。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培训高水平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人员;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上开展直播人才培训、选拔,形成农产品直播人才库。我们将建立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库,对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为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人才保障。四是普及网络营销知识。像普及农业生产技术一样开展网络销售的科普,让农户都能熟悉依靠网络开展销售,并利用网络销售数据科学反馈到后续生产计划中。我们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向广大农户普及网络营销知识,提高农户的网络营销意识和能力。五是利用网络销售数据指导生产。 我们将引导农户利用网络销售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科学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实现按需生产,避免盲目生产和市场风险。

最后,我们将以此次提案为契机,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具有我县特色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衷心感谢您对我县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县农特产品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特此函复。

联系科室:泰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销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77-67567511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