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建设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日前,全省深化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推进会在温州召开,会上发布5个方面50个全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其中,我县的甬泰富竹共富工坊案例成功入选。
甬泰富竹共富工坊位于司前畲族镇台边村,占地面积50亩,由司前畲族镇党委引进温州甬泰竹业有限公司投资打造而成。该工坊依托司前畲族镇及周边丰富的竹木资源,通过装备国内先进生产线,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年消化毛竹350万根、年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为周边群众提供了350多个家门口就业岗位,人均月薪达5000元以上,有力推动了区域共同富裕。
党建引领,打造“富竹”共富链
为促进企业从单一的种植与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等领域拓展,带动更大规模就业,甬泰竹业投资2000万元,装备国内竹材首套“供可燃气联产竹炭技术”生产线,构建“智能应用车间”。2022年以来,县工商联通过县委两新工委挂钩联系制度,联系支持温州甬泰竹木有限公司党支部牵头搭建“畲乡富竹”产业链党建联建,以党建联建为驱动,开设定向招工,采用“保底工资+计件报酬+班组绩效”的薪酬模式,其中招收一线车间技术员工及普工等工种200个岗位,及时组织技术培训,积极吸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低收入群体,能够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双重目标。
抱团发展,探索“竹业”振兴路
近年来,县工商联大力推行“同心共富帮”行动,打破单村单企资源局限,助力该工坊与司前畲族镇政府签订抱团发展协议,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促成镇域12个村抱团投资合计810万元,与甬泰达成保底收益回报,每年为该镇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同时,该工坊与6个竹子主产村的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签订“保护价统购”协议,与30多户低收入竹农建立竹林规范化建设管理技术帮扶结对关系,带动300多户竹农同步增收,覆盖本地及周边15万亩竹林。
整合资源,构筑“惠农”共赢圈
该工坊利用县总商会等平台资源,携手与宁波士林、宁波竹韵、浙江利众等10余家市内外竹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全竹产业链”。宁波竹韵家居甬泰竹木产业项目入选2023年度浙江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省级实验项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泰顺分院落户甬泰后,充分利用甬泰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加速整合产业链资源,加快推进司前竹木“低小散”企业的升级步伐。工坊负责打造镇域竹产业链企业内的竹制家居用品、竹炭制品等系列终端产品,有效促成了司前畲族镇竹产业从竹子种植、砍伐、运输、初加工、精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协同合作,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链带动周边村共同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型“共富工坊”118家(其中,县工商联创成省级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2家),实现19个乡镇工坊全覆盖,带动就业7269人(其中低收入农户881人),带动人均每月增收27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