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泰顺 > 部门资讯

泰顺猕猴桃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发布日期:2025-08-11 10:03:40 浏览次数: 来源: 泰顺发布 作者: 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公告,批准“泰顺猕猴桃”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泰顺县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要里程碑。泰顺猕猴桃以生态品质独特,地域特色独有,品牌价值独优获得国家层面权威认可,为泰顺打造山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泰顺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高度重视猕猴桃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山区林业转型升级的撬动点、促进乡村林农增收致富的发力点、加速山区林业共富发展的引爆点,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特别是立足泰顺地处浙南闽北省际边界区域中心节点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担起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生态之县、林业大县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好县域内生态环境优良且气候温润、山区昼夜温差大且土壤富硒的优势,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猕猴桃产业。

从1983年成功引种发展猕猴桃产业,到2004年单一种植“布鲁诺”品种、生产基地仅有2000余亩,再到2005年进入快速发展期,泰顺猕猴桃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推行品牌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三个阶段,县内猕猴桃生产基地至目前已经达到1.5万亩,形成红阳等3个主栽品种,年产鲜果9000多吨,年销售额达2.3亿元,初步形成鲜果种植、果酒加工、果园观光“三产一体”产业模式。

科技赋能种好“致富果”

依托本地优良种植资源,充分发挥好国家学会、科技特派员专业力量资源,联合猕猴桃种植领域专家,积极选育和推广适应性强、品质优的猕猴桃品种。2006年以来,县林业主管部门联合浙江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猕猴桃专家,先后试种和推广华特、玉玲珑、泰金等多个本土选育的新品种,实现整个猕猴桃产业专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突围。同时,创建的猕猴桃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认定为省级站和国家模范站;借力专家资源成立专业技术协会,组织林业果业专业技术人员常年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从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的全过程技术指导和培训,解决生产难题,提升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标准赋能筑牢“铁栅栏”

通过《关于加快猕猴桃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泰顺县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建设规划(2011-2014年)》等文件规范猕猴桃棚架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猕猴桃无公害生产,2003年以来,始终把标准化生产贯彻猕猴桃种植、采摘、生产、销售各领域、全过程,建立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落实具体责任严抓生产种植,探索“订单农业”开展生产销售等点单服务、按需供给、按要求配送,签订《绿色食品定产定销合同书》,制定适合本地生产和本土树种栽培地方标准,发布《泰顺猕猴桃》《华特猕猴桃》等系列标准,实现产业管理制度化、产品生产标准化、产能提标系统化。

品牌赋能拓宽“共富路”

把品牌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体推动猕猴桃产业创品、创标、创牌系列工程和出山、出海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中国(义乌)森林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等重大展销展会活动,搭乘数字经济发展新风培育知名电商企业10余家、微商30余家,年销售额达1100万元。优化完善《泰顺县质量强县建设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专项鼓励猕猴桃企业创牌经营,增加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县经营企业共有注册商标70多枚,创建浙江名牌产品5家、省市著(知)名商标8枚,带动农户从事猕猴桃产业经营人数突破8000人。

泰顺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对泰顺猕猴桃优异品质和独特地域性的“官方认证”,更是一张极具含金量的“国字号”名片,泰顺将以此为契机,不负各级支持和各界关心,持续强化生态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放大品牌效应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擦亮区域名片提升产品影响力,为我县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加速高水平林业共富贡献更多泰顺力量。

0